12月10日晚,北京喜劇院,當耳熟能詳的黃梅唱段縈繞劇場,觀眾不禁跟隨著旋律打起節拍、輕聲吟唱。
當晚,“新時代 新徽班 新氣象”精品劇目展演活動重要劇目——黃梅戲《女駙馬》精彩上演。首都觀眾現場感受家喻戶曉的動人故事,親耳聆聽廣為流傳的經典唱段,紛紛為新時代黃梅戲煥發的勃勃生機和青春活力喝彩。
《女駙馬》被喻為安徽省黃梅戲劇院的“看家大戲”,幾十年來常演不衰,曾獲得巴黎中國戲曲節“評委會特別獎”、澳大利亞多元文化節“最佳戲劇獎”。
悠揚動聽的曲調響起,帶領觀眾回味膾炙人口的故事:馮素珍自幼許配李兆廷,李氏家道敗落后,馮家父母嫌棄李兆廷,誣陷他入獄,并逼馮素珍另嫁富室。馮素珍女扮男裝,冒李兆廷之名應試,竟考中狀元,并被招為駙馬。洞房花燭夜,馮素珍冒死陳詞感動公主。第二天,金鑾殿上,馮素珍以才智令皇帝赦免她欺君之罪,釋放李兆廷出獄。馮素珍之兄馮益民本是前科狀元,面圣為妹請罪,與公主邂逅于金鑾殿,二人一見鐘情,大臣劉文舉作媒將馮益民招為駙馬,兩對有情人同結百年之好。
安徽省黃梅戲劇院國家一級演員、中國戲劇“梅花獎”獲得者孫娟憑借傳神的演繹、優美的唱腔,塑造了一個勇敢聰慧、忠貞善良的“馮素珍”形象。“《女駙馬》敘事幽默詼諧,旋律優美動聽,唱詞朗朗上口,尤其是大團圓的結局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,因此深受老百姓喜歡。”孫娟說:“從藝三十多年來,我演了幾百場《女駙馬》,如今‘接力棒’傳到新生代演員手里。這次演出劇院推動‘老帶新’,因此90%以上演員是‘90后’。”
“我之前演過青春版《女駙馬》,這是我第一次和‘梅花獎’藝術家演對手戲。孫老師傳授演唱的技巧,分享舞臺的經驗,在傳幫帶的過程中,幫助我們年輕演員快速成長。”扮演“公主”的青年演員王瑩近期在短視頻平臺上傳黃梅戲精彩唱段,收獲大量粉絲和點贊。她認為,在互聯網時代,要通過新技術在更大范圍傳播黃梅戲,收獲更多年輕觀眾,保持黃梅戲的持久影響力。
作為黃梅戲的忠實粉絲,中國戲曲學會副會長賡續華稱贊道:“《女駙馬》之所以成為經典,就因為所傳遞的精神永不過時。安徽省推出的精品劇目展演,既有傳統劇目,又有新創劇目。黃梅戲只有一邊傳承、一邊創新,才能在新時代扎根深、長勢旺。”
“新時代 新徽班 新氣象”精品劇目展演活動由中共安徽省委宣傳部、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、安徽省文聯共同主辦。從11月29日至明年1月17日,全省8家院團攜12部劇目,赴北京、上海、南京、杭州及省內部分地市呈現21場精彩演出,包括徽劇、黃梅戲、淮北梆子戲、話劇、音樂劇、舞劇,劇種多元、劇目豐富,展示安徽文藝事業發展成果,彰顯徽風皖韻獨特魅力。(圖文來源:安徽日報)